S1515899965 发表于 2018-1-14 11:34:50

431金融专硕

直接进入正题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
心态篇:考研是一个自我挣扎、自我内心斗争的过程,其中必定会有很多动摇自己信念的破事,亲戚朋友恋人同学的一举一动都很可能让你怀疑选择考研正确与否,所以首先要解决动力问题。一定要想清楚自己为什么要考研,不是随大流,别人考我也考。这样结果就是别人一路坚持,你却三天打鱼两天晒网,不断怀疑自己,最终可能…坚持不到进考场。(坐我旁边那兄弟,第二天早上考炸了,下午专业课就没来)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
择校篇:院校选择也是个头疼的问题,一定也好好正视自己的水平,切勿过度高估自己能力。我今年4月份开始考研,首先是想考的是复旦大学。从4月初到7月末一直以复旦为导向,花了大把时间看复旦的教材、刷数三。家里经济条件不好,也一直在纠结这个选择对不对,8月初给我妈打了个电话,告诉她我想考复旦,学费16.8w,我妈很支持我,说把房子卖掉也要支持我考研,我瞬间泪花都出来了,当晚就打消了考复旦的念头。然后继续搜寻学费比较便宜的名校,发现厦大一年1.1w,不挂科就可以免学费,1.1w可以自己挣自己借,不给家里添负担,而且综合分析厦大就业,决定了,就选厦大。从8月初到9月中旬,一直以一种一往无前的姿态向厦大挺进,孜孜不倦刷数三,做中值定理、级数、二重微积分(396数学都不考)……九月中旬,厦大出了考试科目,以往的数三变成了我闻所未闻的396经济学联考。查了一下考察内容,我在数三花了很多时间的知识点,都不考察,还考察我的弱项作文,我炸了……在寝室瘫了两天,感觉这么久的努力都付诸流水。 但我还是不甘心,我查考396的学校,排除力不能及的人大,综合很多因素选择了贸大。外贸金砖就业不差,相对于人大复旦难度小很多,对于数学一般的人是个好的选择,今年数三集体炸裂,庆幸自己没选数三院校。总之外贸金砖给你一个不错的平台,以后的发展还得靠自己。说这么多是为了告诉大家,每个人择校的考虑点不同,要结合自己的因素好好选择学校,一旦确定就背水一战放手一搏,免得像我一样将大把可贵的时间浪费在无意义的付出上。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 再次进入正题专业课:今年论述第一道大题: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、主要种类及其优缺点(往年某个学校考过原题,近年来央行创新了很多货币政策工具,新闻多多)第三道:市场有效的三个条件;行为金融对这三个条件提出的挑战。(今年行为金融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,而贸大教材中有关行为金融的就只有公司理财有效市场市场部分,这道题被我自己命中)第二道:暂且不说(因为我也不懂,国金方面的时事)所以大家不要只顾闷头学习,多关注点金融时事,get到出题人的点,特别是有关货币金融学、国际金融学、公司理财的大块理论的。但是,能get到出题点的前提是建立一个金融理论框架,这需要从教材开始。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
货币银行学:建议教材:蒋先玲《货币金融学》及其配套习题册、米什金《货币金融学》、胡庆康《现代货币银行学教程》首先通过这个蒋先玲的教材把货金的理论体系建立起来,再通过其他教材舔砖加瓦。贸大的指定教材是米什金的,但是对于没有金融基础,或者是跨考的同学来说,这本书写得过多过乱,很难建立框架。但是后期米什金的书一定要看,重在看蒋先玲没有的知识点,贸大每年都会在上面出题,比如今年考了泰勒规则、以前的监管套利等等。米什金我用的不是教材,是圣才的笔记和课后题详解,里面都是对知识点的总结,教材太厚没耐心看。蒋先玲习题册也是必须做的,会考原题,其实更重要的是对教材知识点查缺补漏。但是感觉看一章做一章效果不大,我觉得看完某章,隔一天或者几天之后再返回来做这章比较能加深印象。胡庆康的《现代货币银行学教程》这本书框架结构比较明确完整,写得比较好,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可以看,但是从应试角度来说,还是重在蒋先玲教材。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
国际金融学:建议教材:姜波克《国际金融新编》(复旦大学)从我身边的考研同学,及淘宝的购买量来看,这本书深受考研党喜爱,但是贸大对于国金考察的分数较小,今年考的金融时事国金部分也不是从教材能找到答案的。 主要看:第二章:国际收支和国际收支平衡表第三章:汇率基础理论其他的章节就没必要看了,剩余的比较重要的知识点如外汇储备、汇率制度、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等可以通过其他资料补充,在下面 综合资料 部分会说明。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
公司理财:推荐教材:罗斯《公司理财》我用的是第九版,也不知道是不是最新版,用最新版当然最好。虽然货金分数比重最大,但是公司理财我花的时间精力不比货金少,这本书对于没有金融基础的同学可能比较难,毕竟歪果仁写的书很难总结出期框架。 1到21章都要看,即从导论部分到租赁那章。但是去年还考了第24章认证股权,但个人觉得22章后大可不必看。尽量看懂书上的例子,重在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。 我的习惯是把每章的核心知识点都写成问题,过几天再翻开自己问自己的问题,自问自答。 每章后面的本章小结也很重要,前几年的很多题就是根据小结来问的。放一张平时看书命中今年最后一道论述题的图(文末),只可惜时间没把握好,前面答得太多,最后时间不太够,而且考了两天手指写出了水泡,到最后一题写一个字都巨疼,所以写得很马虎潦草,不尽人意。
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
综合资料:推荐:《金融学综合复习指南》、《金融学综合真题汇编及详解》两本书都是 科兴教育 编的,复习指南是前期配套复习资料,书的目录是按照国家431大纲编的,里面货金、国金、公司理财都有,个人比较推荐。上面说到的国金补充资料,也在里面的金融学部分有详细说明。真题汇编就是全国各校历年的真题,等复习到431的体系、知识结构比较完整之后再做,框架没建立就做题,都不知道考察哪部分的知识点,怎么查缺补漏。我是10月之后开始做的,今年论述第一道大题就是上面某个学校考过的原题,亲自做过,不过没答全……做各校真题的目的除了查缺补漏之外,还有培养题感的作用、知道出题人考察的点在哪。有关专业课其他的东西我可能一时忘了,以后记得再补充…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
396经济学教材:赵鑫全《逻辑精点》、老吕《真题超精解》;袁进《数学高分速成》、《数三复习全书》;王诚《写作攻略》、赵鑫全《写作精点》我是9月底才开始复习的396的…带着绝望。总的来说,396一定要注意时间分配和正确率。逻辑:大概用了20天的时间过了一遍逻辑精点,11月份后又刷了一遍,12月做了老吕的真题。昨天考的时候逻辑用了大概40分钟,其中有6道左右做过的原题,所以逻辑真题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,大多数考题都是历年经济类和MBA真题的原题或改编。我也买了周建武《逻辑历年真题分类精解》,里面都是真题,学长学姐也推荐过,应该也很有用,只是我9月份才复习396,没有时间做。逻辑前期重在学习里面的知识点,知道考试题型,后期就要卡着时间做题。很多同学今年由于数学难度加大,逻辑做得也慢,导致后面第二篇论说文没时间写,直接扣了20分 ,血亏!!!所以,速度很重要,保持争取率的前提下控制在35分钟以内,最好别超过40分钟。数学:数学我没有话语权。我前期一直做数三,丢了数学两个月后,11月末重新拾起,袁进的高分速成我用了一周刷完,每天三四小时。后面的真题很宝贵,一定要卡着时间做。从11-17年的数学我卡着时间,完完全全把过程写下来,最快记录35分钟,最慢的是去年的真题用了60分钟,可能是数三的因素,7年的真题错的分加起来不到5分。396数学难度有加大的趋势,一定要在考察范围内以更高的难度训练自己,当然按照数三标准完全没必要。建议别做大纲要求范围之外的内容,比如级数、微分方程……数学60分钟之内做完为佳,今年的高数部分难度加大,很多人花费了较多时间,后面的论说文就自然没时间写了。我数学用了65分钟作文:论证有效性分析赵鑫全写作精点套路比较好,但个人感觉赵的论说文不适合经济类,更适合管理类。论说文部分王诚套路感觉更OK,不过期论证有效分析例文非常少。所以建议两本都要用。70分钟内写两篇为佳,不过作文是我的鸡肋,建议参考其他大神…英语政治经验就不详说了,大家应该都懂。只是注意,政治建议跟着一个名师一路走到黑,不会吃亏的。我跟的是肖秀荣,全套资料都买了。今年肖老大题10个小问题命中7个,我觉得很不错了。选择部分虽然不会直接考肖老的1000题,但是你在做1000题的过程中,会慢慢理解考纲知识点。
经验就暂时到此吧。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 大部分人的考研都是一个人的“狂欢”,想清楚为什么要考研。考研虽不易,但也没想象中难。带上初心一路前行,认认真真准备,收获的真的不只是结果。(真实感触非鸡汤)

S1519875803 发表于 2018-3-1 12:14:14

谢谢楼主分享

逢考必过z4pPRRr 发表于 2018-3-1 21:40:29

谢谢楼主分享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431金融专硕